“宠物友好”理念正逐渐改变城市生活。从高铁托运到商场景区开放,宠物活动空间持续拓展。今年4月,宿豫区获评“中国宠物友好示范城区”。在便利养宠家庭的同时,如何平衡公共卫生与他人权益,实现人宠和谐共处,成为社会关注的新课题。
随着社会进步,越来越多的公共场所开始接纳宠物进入。今年4月,铁路部门在京沪高铁部分车次试点宠物托运服务,推出“人宠同出发、同到达”的出行方案,这一创新举措获得不少宠物主人的好评。
市民 倪女士
我觉得挺好的,因为以前出门,我最担心的就是家里的宠物。现在能上高铁了,那我们就尽量走哪都把它们带着,也很方便。
不仅是高铁,位于宿豫区的开元曼居酒店,一直推行宠物友好,设有专门的“宠物友好客房”,并提供宠物粮、牵引绳等必需品。
市民 蔡真真
之前比较担心狗狗晚上没有地方住,每天都要早早地赶回去,现在比较方便了。
在宿豫区杉荷园景区,宠物友好乐园也为游客提供了贴心的服务。
杉荷园景区管理人员 黄秀学
我们这里提供宠物推车和宠物笼子,游客来的时候带宠物来,可以把宠物放在这车子里面,不会伤害其他小朋友,同时也不会随地大小便。
尽管“宠物友好”理念在我市逐步推广,但现实中仍存在诸多矛盾。记者走访市区几处公园发现,虽然入口处设有“宠物不允许入内”的告知牌,但依然有市民将宠物带进公园。部分市民对宠物可能带来的卫生和安全问题表示担忧。
市民 罗先生
站在我的角度上,我也不希望有宠物进来。因为它随地大小便,还有一个就是有小朋友,存在伤害的风险。
罗先生说,他能理解养宠家庭对于宠物的喜爱,不过这种喜爱应该建立在遵守公共秩序的基础上,尤其是带宠物外出时,应该做好其粪便管理等工作。
市民 罗先生
主要是要提升养宠物这些人的基本素质,这个是重点。
在商场和居民区,宠物引发的纠纷也偶有发生。近日,杭州一位市民带着自己的宠物狗进入当地餐厅,并使用公共餐具为狗喂食。此举激起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。市民樊女士表示,虽然养狗是个人的自由选择,但不应该让非养宠人受到不必要的烦扰。
市民 樊女士
因为猫狗说到底还是动物,每天在地上跑,身上也有可能携带一些细菌、虫子之类的,还是担心人接触到会不干净吧。
对此,我市一些“宠物友好”场所正在积极采取措施。比如,允许宠物入住的酒店在消毒程序和日常管理上更加细致。
开元曼居酒店总经理 张猛
带着宠物入住以后,退房的时候,我们是必须消毒的。我们也做了一定的区域性的限制,比如说会议室、餐厅就不允许宠物进入。
同时,这些场所还对准入宠物做出相关规定。宿豫区杉荷园景区入口处的告示牌就明确标注,仅允许体重不超过10kg,肩高不超过40cm的宠物入内。
杉荷园景区管理人员 黄秀学
我们不允许不牵绳的宠物进来,也不允许太大的宠物进来。
在人与宠物共享城市的进程中,便利与责任缺一不可。公共场所明确宠物准入标准、商家严格通过清洁消毒和风险提示履行管理责任等,都是实现人和宠物双向友好的条件。当然,普及文明养宠知识同样关键,唯有提高主人的公德意识,才能减少“共享”矛盾。
市民 陆晗
身为养宠人,我肯定首先是要遵守公共场所的一些相关规定,自觉做到文明养宠,不让我家“毛孩子”给其他市民带来困扰,毕竟友爱是相互的。
实现“人宠和谐共处”,既考验城市管理的智慧,也检验着市民的文明素养。只有规则意识与人文关怀并重,才能让我们的城市真正成为人与动物共享的温馨家园。
好评 ![]() |
|
0% | 0 |
中评 ![]() |
|
0% | 0 |
差评 ![]() |
|
0% | 0 |